青蒿在我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所指之物即为青蒿。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现已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编撰的中医丹方《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初次描绘了青蒿的退热功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举行“全国疟疾防治研讨协作会议”。所以,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以联合协作、资源共享的精力踏上了研制抗疟新药的征途。
1971年10月4日,阅历了190屡次的失利之后,在试验室里,屠呦呦总算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取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用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其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要害。
上一篇:能够致富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