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淄博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春日的阳光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这个温暖的周末,淄博市植物园内人群熙熙攘攘,市民们或席地而坐,享受草地的柔软,或在盛开的花丛前驻足,仔细研究动植物的奇妙。“带孩子来植物园,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让他们学习到许多植物知识,真的是一举两得。”市民张丽欣喜地说道。这一幕正是淄博市在推进生态建设方面不断努力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淄博市强调生态美丽的建设目标,致力于打造多层次的林草资源管护体系,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林业的防灾减灾能力,助力林长制的深度推进。2024年,全市共实现荒山绿化面积达到1.3万亩,森林质量提升达到9300亩。这些扎实的举措为淄博市的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新活力。
作为实践的一部分,在今年植树节的时候,淄博市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淄博”为主题,开展了“扩绿、兴绿、护绿”的系统性活动。近2万名党员干部、市民和志愿者们联合出动,齐心协力栽植了超过7万株的乡土树种,包括白皮松、白蜡和国槐,为这座美丽城市的绿化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根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的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市里今年开始开放了7处义务植树接待点,并利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平台,开展了共计45场线上公众活动,为大众参与生态绿化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在各个区县,生态修复的努力如火如荼。在沂源县南麻街道的雕崖村,曾经因为无序开采而满目疮痍的矿坑,随着春季的来临,变得焕然一新。沂源县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春季以来,他们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在矿山植树,共种植侧柏2700余株,覆盖面积达25亩。“过去这里雾霾密布,现在代之而起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环境真是越来越美了。”村民老王兴奋地说。
临淄区凤凰镇的大薄村同样在绿色发展中展现了自己的魅力。整齐的街道、亮丽的路灯和碧波荡漾的乌河都展现出村庄的生机与活力。曾经污染严重的水湾经过治理,变身为年产150万公斤的藕产业基地。“经过修复,河水清澈透亮,周边植被繁茂,闲暇时在河边散步,感觉一点不输给城市的公园。”村民连文君愉快地讲述着。
近年来,淄博市大力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积极拓宽造林和绿化的空间。采取封、造、管等多种方式,合理规划年度的造林任务,以持续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到2025年底,全市计划完成荒山绿化面积18.25万亩,确保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
“废弃的矿山如今变成了公园,环境改善了,还是运动的好去处,这样的变化让人感觉到很开心。”市民刘明分享了他的体验,他每周都会到九顶山森林公园健身。这座曾经的矿山如今已变成了近郊生态运动的乐园,绿化面积达到了116万平方米,种植了8万余株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花灌木,令人心旷神怡。
在这个春光满溢的季节,淄博的大地上随处可见绿意盎然,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市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绿色高水平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正积极推动着淄博市在生态建设上的慢慢的提升与创新。未来,这座城市将继续在生态和文明建设中探索前行,为市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多,城市的每一处都在努力朝着更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